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农业经济论文_财政支农与粮食安全——基于区域

来源:中国财政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2年03月14日 10:40:12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机理分析 2.1 财政支农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 2.2 财政支农保障粮食安全存在区域差异 3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空间分布与效率差异 3.1 财政支农支出的空间分布 3.2 财政

文章目录

1 引言

2 机理分析

2.1 财政支农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

2.2 财政支农保障粮食安全存在区域差异

3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空间分布与效率差异

3.1 财政支农支出的空间分布

3.2 财政支农效率的区域差异

4 财政支农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

4.1 研究方法

    4.1.1 变异系数法

    4.1.2 动态面板模型

4.2 指标体系构建与变量设定

    4.2.1 粮食安全指标体系构建

    4.2.2 变量设定

        (1)解释变量。

        (2)控制变量。

    4.2.3 数据来源

4.3 实证分析

4.4 区域异质性分析

    4.4.1 经济地带区域异质性

    4.4.2 粮食产区区域异质性

5 结论与启示

5.1 结论

5.2 启示

    第一,国家制定财政支农政策应因地制宜并精准施策。

    第二,转变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,提升各地区支农资金的管理效率。

    第三,各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,以技术创新替代劳动力投入。

文章摘要:本文对中国2007—2019年财政支农的支出空间分布与效率差异进行分析,发现财政支农的"量"与"效率"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。运用系统GMM模型分析财政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:第一,财政支农规模效率提高粮食安全度的能力比财政支农纯技术效率高;在政策短视性影响下,财政支农规模提高粮食安全度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。第二,财政支农规模高不一定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,提高财政支农规模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。第三,粮食主销区应加大财政支农规模,粮食产销平衡区则需在保证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前提下,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,提高财政支农效率。因此,制定财政支农政策应因地制宜,实现精准施策;政府应转变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方式并提升资金管理效率;各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,实现以技术创新替代劳动要素投入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DOI:10.13856/j.cn11-1097/s.2022.02.006

论文分类号:F812.8;F326.11

文章来源:《中国财政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czzz.cn/qikandaodu/2022/0314/1522.html

上一篇: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论文_我国中医
下一篇:中国近现代史论文_商人组织与地方财政的互动图

中国财政投稿 | 中国财政编辑部| 中国财政版面费 | 中国财政论文发表 | 中国财政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财政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